English

保土植绿,荒山献上万吨粮

1998-10-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郑北鹰 我有话说

编者按本报今日登载的甘肃省庄浪县34年如一日坚持梯田建设,使这个县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巨变的报道,读来让人感动与振奋。庄浪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自力更生,坚苦奋斗,是庄浪人民摆脱贫困的一大法宝。庄浪精神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崇尚科学的精神。他们不仅修成了94.5万亩梯田,也展示出黄土高原的希望,展示出全国所有水土流失地区的希望。我国目前水土流失还很严重,如果全国所有水土流失地区的人民都能像庄浪人民一样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不懈的斗争,水土流失是可以改变的。我国现有梯田1.98亿亩,占到可改造成梯田的坡耕地的40%,还有 3亿多亩急待改造成梯田的坡耕地。如果改造成功,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而且可以增产粮食 200亿公斤。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尤烈。这里,沟壑纵横,满目苍凉,一片黄色。可就在这荒芜之中,崛起了94.5万亩的郁郁绿色,有“全国梯田第一县”之称的甘肃省庄浪县,在荒漠化的黄土高原中崛起了一个绿色王国,从黄土高原飞来了一首令人振奋的壮丽凯歌。

庄浪曾是甘肃省中部“苦甲天下”的国家级贫穷县之一,这个县地处六盘山西麓。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山多坡陡,干旱多灾,年降雨量只有370—540毫米,并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全县114万亩耕地,却有103万亩是坡耕地且分布在402个梁峁上及2553条沟壑里。据统计,这个县在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每年都有1000多万吨泥沙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基础,严峻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过去平均亩产只有70公斤左右,以吃救济粮而闻名。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面前,庄浪人选择了奋勇向前的道路,他们与大自然展开了长达34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从1964年开始用生命和血汗再造一方黄土地,开始了愚公移山般的奋斗。

这是锲而不舍的34年。这是改变了穷山恶水旧面貌的34年。34年间,庄浪人为修成94.5万亩梯田,共用了5670万个工日,移动土方2.76亿立方米,这些土如果堆成1米见方的土墙,足可绕地球7圈!这个造福子孙的浩大工程如果用机械施工,工程造价将达5.37亿元。这些梯田,是庄浪人从1964年至今大部用铁锨挖,人肩背,小车推,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在34年修梯田的日子里,有多少人因每天要背100多筐沉重的土筐,后背被磨得血肉模糊;有多少人在冬天里,因挖坚硬的冻土而使双手鲜血淋淋。这个县老水保局长罗国栋连着拉了两天架子车,累得晚上尿了炕;共产党员阎凤英在修梯田中牺牲时,小儿子张新学才7岁。因为穷,阎凤英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来。牺牲前一天的晚上,阎凤英因天天修梯田,脚后跟冻裂了大口子,疼得睡不着,半夜起来,让她的女儿用针线给她缝上。第二天,在阎凤英和往常一样忍着脚痛和饥饿修梯田时,被山上掉下来的一大块冻土砸伤,不幸牺牲。34年间,庄浪为修梯田共有126人受伤致残,有28人献出了生命。修了一辈子梯田的白堡乡陈家村党支部书记柳彦成感慨万分地回忆说,在许多年里修梯田时吃的饭,不是洋芋,就是稀汤,为了今后,那时大伙儿真是勒紧了裤带拼上了命。

有一年,庄浪县安洼乡遭受大灾,庄稼颗粒无收,老乡长吓得撂了挑子,没了主心骨的安洼人哭成一片。年轻的共产党员高国仓挺身而出:“上有共产党,下有父老乡亲,只要大伙齐心把梯田修好,咱就有好日子过”。他带着30多个青壮年,提着9盏马灯上了山,从初夏一直干到腊月二十八。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修梯田战斗中,谱写出了无数有血有泪的千古绝唱。

34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九次换届十次更换主要负责人,但梯田建设却从不松劲。而且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并同步实施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1982年,当时的庄浪县委书记李文清顶着巨大的压力,实事求是,将庄浪的梯田建设由低潮推向高潮。虽然现在李文清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庄浪人民仍怀念这位坚持真理的好书记。

34年弹指一挥间。勤劳智慧的庄浪人奋发进取,用94.5万亩梯田写下了令世人惊叹和崇敬的宏伟史诗。庄浪人用心血铸成的满山的梯田如诗如画,山间林带早已泛绿。现在,庄浪的梯田每年可拦蓄径流水量4185万立方米水,拦截泥沙433万吨,实现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极大地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6%得到了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982年的不到10%上升到现在的23%,远远高于甘肃省9%的平均水平,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成为秀美山川。庄浪创造的“山顶沙棘戴帽,山弯梯田缠腰,沟台林果镶边”的综合治理模式,已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生态治理的宝贵经验。

贫穷的庄浪有了宝贵的新生资源。34年间,庄浪粮食产量年均递增5.8%,94.5万亩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5197万公斤。尤其是在1993—1997年连续5年大旱期间,庄浪粮食产量仍以8.9%的速度递增。94.5万亩梯田,使这里的农业人口人均2.5亩,从而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贫困面从1982年的72%下降到现在的14%,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144元上升到现在的1813元。人均产粮增长了55%,粮食总产增长了80%。很多农户家余粮超过万斤,再有几个绝产年也不怕了。

以色列专家来到庄浪,看到这一切由衷地赞美:“这是绘在黄土高原上的一条彩带,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日本专家考察庄浪后称赞:“这是中国农业的希望工程”。

最近,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